“2021年,,戴莊村越光有機再生稻頭季開鐮收割,!”8月7日,,隨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的一聲令下,兩臺輕盈小巧的收獲機駛入戴莊南莊自然村的稻田,,在田間靈活敏捷地前行轉彎,。
這兩臺價值30萬元的“小鐵牛”,,全名叫作“4LZ-6.0低碾壓率再生稻聯合收割機”,,是江蘇大學“為群眾辦實事”,為戴莊種植的越光有機再生稻量身定制并贈送的,。
“您看它,,履帶變窄了,只有35厘米,,割副加寬到了2.8米,,保證了小身型、低碾壓,、高產量?!笔崭顧C研發(fā)者,、江蘇大學農業(yè)工程學院李耀明教授介紹,團隊經過四年多時間研發(fā)和試驗,,與沃得農機聯合研發(fā)出了這款低碾壓率再生稻聯合收割機,。
根據戴莊越光稻硬地收割、留茬高度的實際情況,,李耀明團隊又進一步加寬割副,、縮窄履帶,讓機器的嘴更“寬”,、腳更“細”,、身更“輕”,“這樣就保證了碾壓率僅有25%,,比傳統(tǒng)機型碾壓率降低了一半,,增產效果更好?!?/p>
今年3月,,江蘇大學把黨史學習教育搬到了句容戴莊的田間地頭,鄭重承諾捐贈2臺低碾壓率再生稻聯合收割機用于越光稻收割,,并組建亞夫智能農機創(chuàng)新服務團隊,,實時跟蹤服務。
“立足于學校農機特色,,我們把幫助戴莊解決收獲難題,,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又一次生動實踐,。”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表示,,學校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檢驗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用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幫助農民豐收、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受到臺風影響,,今年的越光稻有一點倒伏,趙亞夫一直擔心會對產量帶來影響,,但是看到“小鐵?!爆F場作業(yè)情況,又有了信心,,“第一茬產量估計在650斤左右,,第二茬在去年200多斤基礎上,今年有可能提高到300斤以上,?!?/p>
收獲現場,李耀明一直蹲在田間查看,,他指著收割后的稻田比畫著說:“一巴掌按下去,,田里遺留的稻粒不超過5粒,比起普通收割機的20來粒,,有了長足的提高,,在收割中盡可能減損就是為農民增收!”
“光這個兩季稻的經濟效益,,農民一畝地凈收益可以達到3000元,。”一天10畝的收獲效率也讓趙亞夫十分滿意,,他表示,,有了這樣的收獲幫手,明年戴莊將把越光稻種植面積從500畝提升到1000畝,,并用三到五年時間,,在句容發(fā)展越光有機稻一萬五千畝。
隆隆聲中,,金黃的稻谷被“小鐵?!蓖踢M肚中,田埂邊拖拉機正等待著卸糧,,一吞一吐間預示著戴莊今年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2021年8月9日 2版
文章鏈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08/09/content_51825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