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張德勝教授團隊與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巴特·范·埃施教授團隊合作,,在流體領域Top期刊《流體物理》(Physics of Fluids)發(fā)表了題為“Locomotion and strike damage of fish passing through a fish friendly tubular pump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discrete element coupling method”的研究論文。青年教師潘強副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張德勝為通訊作者。

特大型貫流泵機組流道平直,,具有效率高,、結構緊湊等優(yōu)點,是大流量調水工程的核心動力“心臟”,,被水利部譽為“國之重器”,。近年來,隨著河湖生態(tài)復蘇,,河道魚類資源豐富,,然而在調水過程中高速旋轉的葉輪易造成魚類損傷或死亡,嚴重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因此,,我校研究團隊首次建立了貫流泵復雜流場流動與魚類運動的耦合模型,揭示了魚類過泵動態(tài)演變與撞擊損傷特性,;提出了魚類友好型水力機械設計準則,,并在國內首次成功開發(fā)了生態(tài)友好型貫流泵水力模型,通過了試驗驗證,,綜合性能滿足工程要求,,推薦在南水北調后續(xù)工程等重大項目試點應用。

近年來,,江蘇大學大型水力機械研究團隊圍繞國家水網工程建設,,針對水力機械“生態(tài)、高效,、穩(wěn)定”的新要求,,聚焦國家重大戰(zhàn)略,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開展有組織的科研,,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2209111、51979125),、水利部重大科技項目(SKS-2022115),、江蘇省重點研發(fā)計劃(BE2021073)資助。(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63/5.0216564